2016年11月19日,匯群開展了一場特別的講座,不講營銷技巧、不講企業規則,只講為人處世,這是一堂關于德行的分享與探討。參與的匯群人猶如回到課堂,聽我們的"校長"——陳少群董事長,講一堂人生課,回顧過往、探討當下、總結生活、調節心理、指導言行,最終歸于一條準則"自強不息,厚德載物"。
"自強不息,厚德載物",是清華大學的校訓,源于《周易》"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(乾卦)"和"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(坤卦)"。董事長以這個"校訓"為引,提出了"德行為先,才能次之"的觀點。天地廣闊而人事繁雜,如何樹正氣驅歪風,不忘初心,是為人處事通達之道,也是匯群"匯天地正氣"理念所蘊含的初衷。
我感恩有幸接受如此的文化熏陶,反思當下,思緒良多。活在當下,有太多值得感恩。人類生存本身就是"造物者的奇跡",我們的先人,經歷了多少代的物競天擇,成就了今天的蛻變。天若有情天亦老,人間正道是滄桑,回首過往,我們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歷史謳歌;而回歸當下,有個淺顯易懂的道理,別人都在努力,而安逸的你又有何資格抱怨。

感恩常是人生存的動力。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雖不能至,然心往之。高山則景行,道德崇高則光明正大,心懷感恩則海納百川。人自降生,終其一生,都在修行。修心則是修德行,修身則在修才能。董事長坦言,兩者兼得不易,即先選德行,因才可教養,而德在自身的頓悟,可遇而難求,因而倍感珍惜。老匯群人對此深有感觸,支撐他們共歷風雨、見證匯群成長的,并非高才大能,而是同心同德、共懷感恩——感恩生活、感恩匯群這個平臺、感恩自己經歷的人與事。
新的匯群人,初遇匯群,他們或許有一番雄心、一身才干,甚至有點陌生、有點不平。勿怪如此,人大多以自身局限去看世界,以自身度量去衡量眼前。面對新的工作環境、更多的生活參與者,常常手足無措。董事長希望匯群人能"永言景行,常志夙心"。在匯群工作當如此,日常生活也當如此。人生路遠,唯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。世事紛繁,人來人往,明凈頂多一塵不染,而陰暗又何止藏污納垢,守住本心不容易,卻也是人生的必修課。

生活是什么樣子的?生活與工作要正確區分對待,工作是生活的支持,要自強不息,幸福是生活的最終追求,要有容乃大。人當不設限,上善若水,不畏懼,走出舒適區,方能看到不一樣的天地,而守住道德的準則常能使你無所畏懼。生活的煩惱,要學會忘記,而工作的困難,要用心克服,做不好,就自強不息,努力達到滿意的結果。人要自我審視,自我調解,做好工作與生活的平衡,才能享受其中的樂趣,收獲"幸福"。
這次講座,董事長的命題是"德才成就人生"。我猶記舅舅與我的第一次長談,身為教授的他在我的筆記本上寫下了 "厚德載物"四個字,這四個字殷實厚重,當時年少懵懂的我還未能盡解其意。舅舅告訴我,擁有高尚道德的人,才能擔當大任。做人做事,當上善若水任方圓,虛懷若谷憑高低,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……

初為匯群人,總感覺自己身負才華而無處施展,對未來深感迷茫。幸運的是,我遇到了我口中常掛著的姚總。姚總告訴我,人都在努力追求自由,無論是心的自由還是身的自由,只有認真做好自己,成就他人,共同進步,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"自由"。這番話深深觸動了我,我頓時明白了"厚德載物"的另一番含義,且不說我這閉門造車的自視才華,即使身懷絕技,不能惠澤他人,最多也能孤芳自賞。而身為團隊中的一員,能夠用自己德行影響他人,共同奮斗,一起用才華推動團隊進步,成就一番事業,我想,才是真正的"厚德載物"!
于是我重新調整好自己的心態,拋開迷惘,認真專注地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,在團隊協作中逐步成長,共同收獲"幸福"。認真的人總是不被辜負,幸運就這么不期而至,我小小的"光芒"被領導發現,我小小的才能有了發揮的空間,小小的我有了一些"任性"的機會。在領導的鼓勵下,我著手微信活動策劃,就有了一次次的微信活動;我任性的不滿足于線上推廣而著手規劃線下活動,這個夏天的愛心涼茶活動就在多方支持下展開了。而今我又一次任性了,我申請去做一名設計師,每天開心地流連于PS、CDR、AI。放棄所學的文學功底可惜嗎?不可惜,因為它是我隨時可用的才能,而設計或許就是我初心,我在逐步實現,心懷感恩,倍感幸福。我的工牌變了三次,唯一不變的是,我依然是匯群人。

我感恩,因為我是匯群人,只要我專注的做好自己,以微薄的力量,默默推動團隊的進步,推動企業的發展,我也必然能得到自己向往的"自由"和"幸福"。我想,這所有的一切,也許就是陳少群董事長講述的"德才決定人生"的理論驗證。
匯群給我的自由,我將努力回饋,最終將相輔相成,猶如匯群的標志一般,陰陽協調,生生不息。幸福感來之不易,卻又如此容易,高山景行,心恒往之,方得大自在。
|